「公共財政政策的檢討」議案

主席,首先感謝管浩鳴議員提出今日嘅議案,讓本會有機會討論香港嘅公共財政政策。正如我喺修正案指出,大約20年後,香港每3個人就有1位係長者。人口高齡化令勞動力減少,交稅嘅人亦都少咗,但公共醫療同福利開支往往會繼續上升,自然增加政府嘅財政壓力,喺經濟唔好嘅時期,就會出現赤字問題。事實上,港府近年已多次錄得赤字,並預計會持續一段時間。因此我係支持原議案嘅建議,促請政府審視目前嘅財政狀況同檢討公共財政政策,為未來做好計劃。

不過,我覺得原議案喺3方面仍有不足嘅。第一係只提到政府要研究增加財政收入嘅來源,冇提到開支部分,體現唔到《基本法》第107條訂明嘅「量入為出」原則。因此我提出修訂,加入「政府應嚴控經常性開支增長」嘅字眼。

我哋G19嘅另外兩位成員,李浩然議員同洪雯議員嘅修正案,比我更進一步,強調要「節省開支」同「積極縮減低效、甚至不必要嘅開支」。我哋事前其實冇夾過,純粹係不謀而合,反映我哋G19係理性、務實,有大局意識,唔會只係叫政府減稅、派錢同增加福利。

第二點係原議案提到,要「及早為邁進老齡化社會,所導致嘅長遠財政負擔作出準備」,我覺得講法係比較負面。當然老齡化會為社會帶嚟挑戰,但唔代表就唔可以有正面嘅發展。

正如今年嘅施政報告指出,香港好多長者都係健康同有活力,部分有一定工作能力,仲有啲有唔錯嘅消費能力。報告建議推出「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鼓勵長者終身學習、成立「銀髮經濟顧問小組」等等,我過去都提過相關嘅建議。使到有能力嘅長者,繼續為香港嘅經濟同發展作出貢獻,令佢哋能夠過着更為豐盛同有意義嘅生活,減少對公共醫療及社會福利嘅依賴,減輕年青一代納稅人嘅負擔。

第三點不足,係原議案只談公共財政,冇提到私人市場嘅角色。港府近年出現財赤,未來又面對人口老化,部分人因而對北部都會區或交椅洲人工島等大型發展計劃感到疑慮,擔心庫房係咪有足夠財力去落實。

我向來強調,政府唔應該因一時嘅經濟不景同財赤問題,而減少投資未來,否則只會墮入更嚴重嘅經濟收縮循環。我同業界亦好早就提出,政府應善用私人市場力量,包括引入多元同可持續嘅融資方案,以及唔同類型嘅公私營合作,去協助推動一啲有利香港長遠經濟發展及社會民生嘅計劃。

今年施政報告採納咗有關建議,成立由財政司司長帶領嘅「大型發展項目融資委員會」同相關嘅政府辦公室。我希望有關融資架構可以盡快展開工作,盡早提出建議,並且從速付諸實行,協助香港應對人口高齡化同推動大型基建帶嚟嘅挑戰。主席,本人謹此陳詞,希望議員支持我嘅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