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政府日前去信立法會,指因應最新的經濟狀況及社會意見,決定撤回《專營的士服務條例草案》及俗稱「空置稅草案」的《2019年差餉(修訂)條例草案》。後者在社會引起一定爭議,擔心會進一步減少香港的一手私樓供應。
香港房屋供應短缺,樓價與市民負擔能力嚴重脫節,不少中產及專業人士都難以上車,因此筆者一向支持政府採取有效措施,打擊發展商透過囤積居奇來抬高樓價的行為。
對於空置稅草案,筆者對部分內容及成效都有意見,例如空置期的計算方法、對出售與出租時限持雙重標準,以及會否導致發展商拖慢起樓,反過來減少新樓供應等。政府亦未有就現時空置單位的數量、面積及空置時間等,提供詳細數據及確實資料。不過,對於有議員在上個立法年度結束前,以時間不足為由要求暫停審議空置稅等四條草案,筆者是反對的,認為議員應在有限時間內盡力完成審議,不應輕言放棄。
攬炒派質疑政府擱置空置稅是明益地產商,實情是該草案早於一年多前草擬好,但因修例風波及立法會大樓遭破壞,被迫延至去年十月才能提交立法會首讀。之後攬炒派就內會主席選舉拉布,令立法會的審議法案職能癱瘓長達七個月,直至今年五月方能就空置稅草案成立法案委員會,這才是草案無法於暑假前完成審議和表決的底因。
受到黑暴、疫情與經濟衰退影響,香港樓價開始回落,不少人認為發展商已失去囤積居奇的誘因,反而可能會加快賣樓,所以毋須再急於落實空置稅。當然不同人可有不同意見,但大家必須謹記,若沒有黑暴與拉布,空置稅草案可能早已三讀通過並實施,故此是誰有意無意明益地展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