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早前舉行的慶祝大會上發表講話,為深圳過去四十年的高速發展總結出「十個必須」,並為其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六點要求」。有關講話原本針對深圳,但筆者認為是同樣、甚至更加切合香港。
「十個必須」頭兩項是有關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據「一國兩制」香港是奉行不同制度,其餘八項筆者認為均適用於香港,包括必須堅持發展、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必須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及全民守法;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等。
第九和第十項是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促進內地與香港、澳門融合發展,以及必須堅持在全國一盤棋中更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香港有部分社會及政界人士,不單未有準確理解「一國兩制」、促進中港融合及為國家作出貢獻,甚或是蓄意貶低「一國」、歪曲「兩制」、挑起中港矛盾、損害自己國家利益,着實令人遺憾和心痛。
「六點要求」部分與「十個必須」相同,但追求的層次水平更高。第一點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包括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強調要推動質量與效率變革。香港社會近年不斷被政治爭拗、抹黑與拉布拖後腿,發展不進則退,黑暴及疫情令人才流失,創新創意往往被官僚制度與陰謀論握殺。
第二點是「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強調要有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摸着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結合,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改革。香港部分官員最缺的就是勇氣和智慧,連山澗水溪都不敢、不願跨越,頂層設計抱殘守缺,屢失時機。有少數人更是聞改革即腳軟,只求跌跌碰碰又夠鐘「咬糧」退休。
第三點是「銳意開拓全面擴大開放」。香港作為全球最開放、最自由的經濟體,本應完全符合有關要求,但近年興起的本土主義、排「內」主義,部分界別與行業的極端保護主義,妨礙了香港與內地的合作及進一步開放發展。
第四點是「創新思路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強調依法治理與智能化。香港的智慧城市建設發展遲緩,智慧燈柱被鋸斷、電子支付未普及、健康碼遭抹黑、奉公守法變違法達義、愛護公物變四處塗鴉,令城市治理難度大增。
第五點是「真抓實幹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及社會治安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香港的房屋問題從來沒有解決過,黑暴導致守法意識下降、治安惡化及反映教育淪落;疫情凸顯醫療短板並導致失業急增。港府雖有以人為本之心,但未能做到「真抓實幹」。
第六點是「積極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包括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加快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到內地學習、就業和生活等。香港的攬炒派及部分年輕人,不單自己抗拒大灣區,還千方百計妨礙其他市民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多年來不斷阻撓港府與內地加強合作,令香港錯失不少機遇。
除了「十個必須」和「六點要求」,習主席還特別敦促內地的領導和幹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更新智識觀念、掌握過硬本領,自覺站在國家大局上想問題、辦事情,並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香港的官場文化及公務員制度,卻往往是「做殘能者、玩殘優者、包容庸劣者」,兼備堅定信念、新智識、硬本領與國家大局思維的官員少之又少。
深圳特區用了短短四十年,便幾乎超越了香港開埠一百八十年所達致的成就,希望香港各界、包括政府官員,能夠認真思考習主席的深圳講話,加以反省,積極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