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違害健康,香港政府已連續兩年加煙草稅,累積加幅約73.5%,雖然略低於世衞建議的佔香煙零售價不少於75%之水平,但對控煙仍有一定效用。根據近期控煙策略公眾諮詢和《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的結果,政府計劃短期內推出10項控煙措施,務求多管齊下,減少煙草產品對社會的禍害,有利保障巿民的健康。
建議措施包括透過管控供求、禁制宣傳、擴大禁區,以及加強教育同戒煙服務四大範疇策,有關建議措施,政府是考慮到公眾接受程度,以及措施的可操作性等,因此將計劃分短、中、長期推動,令市民較容易接受,筆者是支持的。
就擴大禁煙區至包括幼兒中心、學校、安老院和公營醫療設施的處所出入口指定範圍,筆者希望界定範圍具清晰性,避免執法時不必要的爭執。另外,鑑於現時吸煙人士只佔人口不足十分之一,筆者多次建議應實行「指定吸煙區」,取代禁煙區的做法,令市民更能減少吸入二手煙的情況。
此外,對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及禁止加味煙,是有其好處,但有市民擔心,近年大幅加煙稅令私煙問題更為猖獗,擔心引入標籤制的實質效果;因此,更重要的是加強宣傳及教育,令市民正視購買私煙會被檢控及處罰,包括監禁嚴重後果。
過去,不少市民詬病控煙辧執行控煙不力,未能有效遏止禁煙區違例吸煙的問題,故必須加強執法,同時調高罰則,以收阻嚇作用,故是次政府亦會將於法定禁煙區作出吸煙行為的定額罰款提高至3,000元。
再者是次建議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其實早在2022年政府已禁止入口、推廣、製造、售賣或為商業目的而管有另類吸煙產品,但仍有部分市民並不清楚,不少仍透過網上或另類渠道購入使用,因此,加強執法,包括從源頭、零售、以至市民違法購買私煙層面是必須的。另外,亦要加強支援戒煙服務,為基層醫療人員提供戒煙培訓、以流動應用程式協助戒煙。
政府大幅調高煙草稅,無疑有助促使現有煙民戒煙或減少吸食,保障市民健康,長遠亦可減輕相關公共醫療開支;但政府可否考慮引入自動調節機制,確保煙草稅佔香煙零售價一定的比例,如75%的水平而不會受到煙草商因各種原因調整定價的影響,從而亦能減少因調整煙草稅率而修改法例所涉及的行政及立法所需時間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