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陣 龍七公 促進銀髮經濟 應對人口老化

筆者應是其中一位最早關注香港人口老化問題的立法會議員。一般理解人口老化去到某個程度,會導致勞動力及政府稅收減少、消費市道疲弱、公共醫療及社會福利開支增加,以及年輕人的供養比率上升,最終令政府出現財赤,經濟增長放緩以至萎縮。在人口老化情況最嚴重的日本、南韓和一些東歐國家,更將之定性為威脅民族、國家存亡的問題,推出種種政策措施希望紓緩、以至扭轉老化趨勢,並嘗試以不同方法推動「銀髮經濟」發展,在長者人口增加下維持經濟動力,同時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香港現已是其中一個人口老化情況最嚴重的地區,但政府過去對人口老化一直應對不足,缺乏前瞻,直至近年問題惡化才醒覺要正視。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之下成立「銀髮經濟顧問小組」,強調要把握「銀髮經濟」發展潛力,匯集專家作出深入研究並提出發展建議。但一年過來,似乎看不到當局有何具體政策措施和實際成果。

內地近年也面對「少子化」和高齡化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在今年初發佈《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是首份以「銀髮經濟」命名的官方政策文件,反映中央政府對有關問題的重視。多個相關部委及省市政府,亦陸續推出了林林種種的措施推動「銀髮經濟」發展,並且不僅是着重其經濟作用,純粹將長者當作消費者來看待,而是以增進長者的福祉作為重點。

特區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由政務司副司長任組長的「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並表明會循5大範疇推出措施,包括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動「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比過往更加積極、實質和全面。

多項統計都顯示,香港不少長者都有擁有一定的資產,包括物業和一筆過的退休金,嚴格來說並不算貧困,但由於不像年輕工作時擁有固定的收入,令他們不敢放擔、以至是過份審慎地消費,影響晚年的生活質素。報告提出加強推動「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包括協助長者作出妥善的財務安排並加強保障,推廣香港按揭證券公司轄下的退休理財產品(包括稱為「安老按揭計劃」的逆按揭),以及加強長者投資者教育等,非常值得支持。

筆者亦多次指出,香港有不少長者其實並不需要、亦不想依賴政府,有一部分的長者即使年過60、70都仍然有心有力,政府需要向他們提供的是便利,而非福利。報告提到要釋放「銀色生產動力」,循再培訓及再就業等方向,協助釋放長者的生產力,與筆者在兩年前建議香港要建立類似內地的「反聘」制度不謀而合。筆者希望有關措施不僅適用於基層長者,同時應鼓勵更多已退休的中產及專業人士,以兼職、顧問或培訓導師等方式,一方面繼續貢獻香港經濟及相關的行業發展,一方面賺取合理的收入以改善生活質素,同時讓晚年生活有所寄託,提升物質上與心靈上的幸福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