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 第二節

主席,「狂人」特朗普再次當選上台,唔少人都擔心全球嘅政經金融會再起動盪。我早前已指出,以美國為首嘅西方社會近年對我國嘅無理打壓,其實主要原因係我國近年嘅高速、高質發展,某啲國家錯誤地認為會威脅佢哋嘅地位,繼而加以打壓、敵視。因此,無論係邊一位當選總統,美國嘅對華政策都唔會有重大改變。

我國領導早就洞悉有關問題,先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雙循環經濟發展、仲有「科技自立自強」同「新質生產力」等戰略,一方面堅持對外高水平開放,一方面加強對內高質量發展。國家亦一早為香港嘅未來發展指明方向,要識變、應變、求變,更好地發揮「一國兩制」嘅獨特優勢,繼續與歐美各國加大聯繫,但同時亦要加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與東盟、中東等「一帶一路」國家嘅經貿關係,開拓新機遇。

香港嘅傳統優勢產業,金融、貿易、航運,近年都面對唔少挑戰,急需進行改革同發掘新嘅增長點。施政報告就此提出咗多項建議,包括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圈」、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業、成立工作組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等等。係近年多份施政報告中,對推動產業發展最為積極同豐富嘅,值得大家支持嘅。

喺拓展市場方面,好高興睇到,無論喺金融、貿易、旅遊、以至教育產業等,報告都將「一帶一路」列作重點市場,包括爭取與中東地區嘅大型主權基金合作,與多個「一帶一路」國家商討簽訂自由貿易及投資協定,針對新興市場擴展經貿辦事處網絡,率領工商界及專業界到「一帶一路」市場考察等等,並計劃籌辦「一帶一路跨專業論壇」,向有關國家推廣香港嘅專業服務。

主席,我代表嘅建測規園業界,好早就有參與東盟及中東地區嘅建設項目,但過往流於單打獨鬥,缺乏政府嘅支持,難以持續發展,擴大業務。未來希望喺特區政府牽引下,聯同「國家隊」一齊「走出去」,互補優勢,共同發展。 此外,香港亦需要培訓更多熟悉「一帶一路」國家語言、文化、制度同法規嘅各方面人才,以拓展同深化雙方合作,希望短期內見到政府喺呢方面有實質措施。本人謹此陳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