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明報 > 謝偉銓:撤辣恐加劇樓巿供求失衡

謝偉銓:撤辣恐加劇樓巿供求失衡

【明報專訊】經歷去年多月的社會事件及至近月的新型肺炎爆發,本港經濟及各行各業均面臨衝擊,樓市持續淡靜,各界陸續有聲音要求政府減辣、撤辣,以防樓市如SARS時期般崩塌。但社會普遍認同當刻樓價仍然「離地」,供應未及到位,故市場對現時撤辣仍存有很大保留。
樓價名跌實升 3年累計仍漲16%

剛發表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並未觸及撤辣問題,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明現時無條件減辣,原因之一是樓價仍屬市民難以負擔水平。參考差估署數字,去年全年本港樓價雖然錄約5%回落,但計及2017、2018年兩年,樓價已累積有逾16%升幅。有國際顧問機構今年初公布,香港連續第九年蟬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之首,港人須不吃不喝近21年才有足夠資金全付樓價,反映樓價仍遠遠拋離市民的負擔能力。

與此同時,短中期未見有足夠的住宅房屋供應。據發展局上周四(27日)公布的賣地計劃,下一個財政年度推出15幅住宅用地,僅可供興建約7500個單位,按年跌近15%,屬十年來最少(計及鐵路物業、私人發展和重建項目後,全年潛在供應為1.57萬個)。若然現時減辣甚或撤辣,不少人擔心措施或會進一步刺激需求,從而加劇供求失衡。

回看政府當日推出多項辣招,目的是要壓抑短炒投機行為,故對於現在應否撤辣,筆者相信政府最主要的考慮是能否對樓市起穩定作用?有實際自用需要的人又可否受惠、解決住屋問題?
疫情持續 倒閉裁員隨時一觸即發

政府近月一再強調,本港經濟正面臨下行壓力,最新失業率已升至3.4%,為三年來最高,數字大有機會再升,同時,不少企業已開始出現要求員工放無薪假、減薪等舉動,若然疫情持續,倒閉、裁員潮將一觸即發,故政府當務之急應是支援中小企,振興經濟。

政府繼早前推出30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又推出逾1200億元逆周期措施,惟長貧難顧,當短期紓困措施帶來的正面效應散去,又沒有實質復蘇經濟的方案時,社會將進入最嚴峻時期。故此,政府應盡快部署及推展振興經濟方案,多方位提供就業及工作機會,在連年赤字下,支持香港的城市建設及經濟持續長遠發展,方能讓民生質經濟在疫情後得以復元。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
[謝偉銓 銓之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