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
香港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今日上午投票。這是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舉行的第三場選舉和首場行政長官選舉。1463名選委選出的新一屆行政長官當選人,將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後於7月1日上任。社會各界對新任特首和下屆政府充滿期望,期盼能做到凝聚民心,重新出發,解決各種民生經濟問題,帶領香港大步向前,再闖高峰!
大公報記者 周宇、義昊、吳俊宏
去年以來,中央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後,香港迎來三場重要選舉,其中選委會選舉和立法會選舉分別於當年9月19日和12月19日舉行。本屆行政長官選舉原定於3月27日舉行,其後因香港疫情嚴峻押後至5月8日。
作為香港特區的首長,行政長官代表香港特區,依照基本法的規定對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同時,行政長官領導香港特區政府,負責執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其他法律,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公布法律、提名並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主要官員等。
根據新選制,行政長官候選人必須獲每個界別不少於15名委員的提名,且總共須獲得188張提名票。負責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選委會來自五個界別。由於部分選委身份重疊等原因,選舉委員會目前共有1463名選委。
獲提名為候選人須符合四項資格: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沒有外國居留權、年滿40周歲、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不少於20年。
新選制設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參選人獲提名後,資審會審查並確保其資格符合基本法、香港國安法以及特區有關法律規定;以及是否符合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方可裁定提名是否有效。
完善選制後的第三場選舉
行政長官須由選舉委員會委員經一人一票無記名投票選出。由於2022年的特首選舉只有一名候選人,選票只會提供支持及不支持的選項。根據條例,在無競逐的選舉中,候選人取得超過750張有效的支持票,即在選舉中當選。
本次選舉投票時間會延長至兩個半小時,為8日上午9時至11時30分;選舉主投票站設於會展中心,會使用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發出選票,以期令發票工作更有效率和準確。考慮現時香港疫情,選舉事務處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設立投票站。
這是香港特區第七次行政長官選舉。
1996年12月,董建華在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選舉中當選。2002年2月,董建華在香港特區第二任行政長官選舉中自動當選。2005年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是為了選出新的行政長官以接替原第二任行政長官的餘下任期。曾蔭權在此次選舉中自動當選。香港特區第三任行政長官選舉於2007年3月舉行,曾蔭權在選舉中勝出。
2012年3月25日,梁振英在香港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投票中當選。
2017年3月26日,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投票中當選。
香港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任期將於2022年7月1日開始,任期五年。
我們對新政府的期望
金融創科 深化灣區金融互聯互通
全國政協委員、畢馬威中國前副主席龔永德:
香港最近再次被評為亞洲第一金融中心,香港沒有外匯管制,資金可以自由進出,我們的金融人才多,股票市場融資能力強,這些都是香港在金融領域的既有優勢。我期盼特區政府未來能為全社會創造大量優質就業機會,讓市民更相信政府的能力。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
金融界對未來行政長官施政寄予厚望。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國家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應加快推進和深化各項與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的政策,離岸人民幣的產品和服務亦要提速發展。綠色金融潛力巨大,也需投入更多資源增強本港的市場競爭力。只要與內地監管機構溝通時擁抱共生思維,相信必可事半功倍。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
我和科創業界都希望新一屆政府能夠從頂層設計,做好多方面推動科創發展的工作,包括配合「十四五」規劃下的大灣區發展策略,盡快制訂長遠科技發展規劃藍圖,大刀闊斧增加科研開支,制訂全面的智慧城市發展藍圖,完善數據安全等法例,積極推動STEAM教育普及化,培育更多本地科創人才,推動特區政府加強跨部門協作等。
青年發展 協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青研香港召集人陳志豪:
青年是社會的未來,社會的持續發展寄望青年一代。期望新一屆政府能夠致力提升青年的競爭力,把青年人的語言能力鍛煉好,並支持青年團體開展更多面向內地及國際的青年交流合作項目,讓青年有更多機會進入內地及國際舞台。希望新一屆政府能夠加大力支援青年創業,例如提供免息創業貸款、創業資助等。
香港青年會主席陳凱榮:
我認為我們廣大青年的需要離不開「三業」:學業、就業、置業。我期望新一屆的特區政府,能夠以不拘一格的施政態度,讓青年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足夠的就業培訓與支援,同時看得見成家立業的希望。「青年強,則國家強」,我深信在新一屆特區政府的良政善治下,香港青年定能在成就自我的同時,為建設國家作出貢獻。
醫療改革 建中西醫合作醫療體系
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
香港應全面發展中醫中藥項目,加強中西醫合作營運,我們希望將中醫完全納入公營醫療體系,讓更多中醫藥人士投入服務;亦希望特區政府可以成立專責中醫藥發展機構,加強中醫的專業發展。
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香港中醫藥生物科技聯會副會長黃炳逢:
希望徹底改革香港的中醫藥管理體制,對中醫藥和西醫藥平等看待,不要繼續讓西醫管理中醫。應該馬上建立最高層次的獨立中醫藥管理架構,讓中醫藥相關的中醫師、學者,及其他持份者主導,真正讓中醫藥在香港發展起來。建議成立最高級別的中醫藥管理局,並成立類似醫管局的法定機構,專門負責管理中醫藥,將其正式納入公營醫療體系,與西醫看齊。
土地房屋 讓市民有個家,非一張床
全國政協委員、建測規園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
香港的土地房屋短缺問題日益嚴重,最近兩屆政府已提出多個解決方案和發展計劃,包括「明日大嶼願景」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等,欠缺的是有效、高效地落實執行。希望下屆政府有承擔、敢作為,積極主動地扮演「促進者」角色。
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陳學鋒:
我期望新一屆政府重新審視真正的住屋需求,以創新的思維去造地建屋,即不同的部門同步工作,分秒必爭,令港人告別籠屋、劏房。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2021年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是16平方米,而「劏房」的人均面積只得6.6平方米,居住空間遠低於全球標準。我希望政府在規劃新區的時候,應該全面增加居住面積,讓市民有一個家,而非一張床。
勞工權益 滅貧決不能紙上談兵
全國政協委員、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
我希望下一屆政府積極開拓優質多元就業職位,為年輕人創造向上流動機會,帶頭檢討外判制度,建立長遠失業保障制度,完善勞工保障體系,每年一檢,及完善退休保障制度等,為市民謀取福利。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主席林振昇:
我們期待新一屆政府能夠發揮本港優勢,做到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方向,期望未來香港的決策者更有擔當有魄力,尤其在滅貧創富的道路上,決不能紙上談兵,早日化解香港深層次問題,才能穩定社會,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引領香港開創新局面。
立法會勞工界議員、港九勞工社團聯會秘書長周小松:
我們期望新一屆政府與勞工界同開新篇,考慮勞聯的政策建議,如制訂目標清晰的扶貧政策,推動產業多元化及再工業化發展,設立恆常失業援助機制,以及加強職業教育,改善建造、安老服務等行業的形象和待遇,化解香港深層次問題。
婦女保障 支援雙職婦女單親媽媽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
香港許多婦女面臨雙職困難,也有許多單親媽媽在照顧孩子和工作中面臨巨大社會壓力。建議盡快落實「沒有保護罪」保護兒童、擴大乳癌和子宮頸癌篩查範圍、加強兒童託管、離婚支援、打擊性罪行及家暴、支援就業、鼓勵生育及落實家庭友善政策等。
九龍婦女聯會:
希望下屆政府能關注婦女權益,我們有六大建議,包括建議政務司司長分管婦女事務,加強政府部門及決策局的協作,定期舉辦婦女高峰會,讓婦女參與宏觀策略提出建議;以及撥款增設專項婦女創業基金,成立大灣區婦女學院,發揮港澳兩個特區在「一國兩制」下與內地融合的優勢等。
投票地點及時間
灣仔會展主投票站:9:00am至11:30am
·選管會已按照選委會五大界別,為選委劃分五個建議時段投票
竹篙灣投票站:9:00am至10:30am
·供因受本地隔離/檢疫措施影響而不能前往主投票站投票的選委投票
投票及點票程序
·選委領取選票時,需出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正本或法例規定的其他替代文件,並須佩戴名牌,以便進入會展和在場內活動
·選委獲發選票後,需獨自進入投票間用投票站提供的「剔號」印章填劃選票,然後把選票已填劃的一面向內摺疊及投入投票箱
·選委不可向他人展示選票上的選擇,也不可使用電子器材與人通信或攝錄
·投票間在每次使用後都會徹底消毒清潔,主投票站多個出入口設有發燒偵測系統,並設立特別投票間供發燒的選委投票
·投票結束後,投票箱會被運送往中央點票站點票,市民可以在公眾席觀看點票過程
·點票結束後,選舉主任會在中央點票站宣布選舉結果,點票站外亦會展示選舉結果公告,並於同日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