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政府計劃將出租工廈劏房刑事化,傳媒一再報道住宅單位包括豪宅僭建情况亦有不少。雖然工廈劏房會令人感到安全問題較嚴重,發生事故時影響較廣,然而過分針對工廈違規,忽略其他住宅單位的僭建問題,會否令社會分化更嚴重,讓政策落入雙重標準的口實?長此下去,社會仇富情緒又會否因此加劇呢?每個香港市民均應奉公守法,僭建是違法行為,政府如對部分人士大僭特僭「隻眼開、隻眼閉」,這樣對守法的市民是否公平,政府又怎能管治好香港呢?
工廈劏房刑事化 有針對基層之嫌
傳媒報道的豪宅僭建情况,是否冰山一角,又或是個別情况?試問富豪的家居面積已不少,有實際需要僭建嗎?天台僭建較容易被發現,其他地方又如何?再者,過去亦有報道一些高官居所涉及僭建,最近連全港最大的公務員工會華員會會所也被發現有僭建,更長達40年。是當局執法不嚴、負責執法的部門因人力、權力有限,或是處理程序費時失事,令效率差強人意,才出現遲遲不拆的情况?
試問香港有多少人花上一生積蓄,也只能購入「納米樓」,不少買不起樓的低收入人士,現只能租住工廈劏房甚至是「貨櫃屋」。我們理解政府因應安全問題,必須嚴格取締工廈劏房;但若單是針對工廈刑事化,而對於其他僭建違法情况只是罰款了事,不是一視同仁,難以平息市民不滿。
香港的僭建違規問題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由工廈以至分層單位、洋房、村屋及獨立屋,都常見僭建情况。政府如下定決心處理,不應單只將工廈劏房刑事化,予人針對小市民之感,而是要有更全面、更詳細的考慮,制訂相關政策和處理辦法,並配備足夠的人手、資源及清晰的指引,持之以恒,才有機會解決這多年的問題。
制訂全面政策 更要教育大眾
另外,政府亦要加強教育及宣傳,令大眾更明白僭建將會承擔的刑事後果,不應因個人私利,影響全幢大廈,如危及結構、走火通道,進而或造成保險不受保,對按揭貸款等影響。市民如能了解更多,通過群眾共同監察,僭建問題才會慢慢得到改善。
思籌知路召集人
[謝偉銓 銓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