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根據資料,現行公共小巴可登記的總數上限4350部,從1976年至今46年都沒有改變,但作為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為市民提供的服務角色就有唔少變化。
政府响2017年發表嘅《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確立咗重鐵為公共交通系統嘅骨幹,而公共小巴則為乘客較少或不宜使用高載客量交通工具嘅地區提供服務,擔當重要嘅輔助角色。然而,過去多年小巴的載客量不斷下降,服務質素不理想,經營亦越見困難,入行人少種種問題都急待解決,並不是單單將小巴上限數目維持多5年不變,問題就會自動消失,提升質素比保持數量更為重要。
主席,現時近8成約3300部係綠色專線小巴,其餘係紅巴,由2017年至2019年,在整體公共交通市場佔有率約為14%。
眾所周知,相比綠色小巴,紅色小巴服務質素較為良莠不齊。响日常營運時,為咗希望載多啲客,往往响中途停車10幾分鐘等客,令乘客難以掌握到達目的地時間。另外,不時為搶客,唔理交通情況攝位又有。客滿為搶時間,唔理超速限制,亡命飛車,險象橫生,造成交通意外都有。反映有效監管營運的問題及經營小巴的困難。
政府現行政策係鼓勵紅巴轉為綠巴,從而希望可以提升服務質素水平同更有效咁監察。係唔係要將所有紅巴轉為綠巴就可以解決問題呢? 咁會唔會小巴服務冇咗紅巴具彈性嘅功能? 過去多年政府似乎對係唔係保留紅巴及其未來嘅發展均沒有清晰的政策方向,點樣令市民對小巴服務有所選擇,亦同時有一定質與量的保障? 哩啲都是政府不能夠迴避嘅問題。
綠巴專線小巴要提供固定服務、路線、票價、車輛編配同行車時間表,有嚴格嘅限制。政府嘅文件都指出,近年公共小巴面對營運成本上升,司機短缺等問題,而政府推行改善專線小巴嘅財務措施,調整車費、縮減班次,同縮短甚至取消路線等,往往都會遭到地區反對而令到推行有困難。但我哋唔可以期望,公營小巴嘅經營者可以長期蝕住嚟提供服務。
响公共小巴行業萎縮之下,自然難以吸引年青人入行,令人費解係政府亦無任何措施同策略吸引佢哋入行。遇難避事,係難以解決問題嘅。
政府文件雖然話會研究唔同方案提供優質嘅公共小巴服務,包括提供可預約同可接載輪椅嘅公共小巴服務。我希望唔好淨係停留喺研究,响依家艱難嘅經營環境之下,為公共小巴從速注入新元素,令行業看到前境同未來尤為重要。唔好五年又五年,乜都維持不變,因為公共小巴嘅可以維持多幾多個五年呢? 冇人可預知。
希望政府能積極推動公共小巴發展,提升佢哋的質素,為市民大眾提供多元化同優質嘅公共交通服務。主席,本人僅此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