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東方日報 龍門陣 龍七公 增加法規彈性 加快科技應用 立法會議員 謝偉銓

政府本月中開始推行以電子方式發出交通違例告票,即俗稱的「電子牛肉乾」。車主或已預先登記司機被抄牌後,會即時收到電郵或電話短訊通知,以便盡快將違泊車輛駛走,避免阻塞交通及再被抄牌。車主或司機之後可登上專屬電子平台查閱告票及繳交罰款,目標是為市民帶來方便,提升當局執法及進行交通管理的效率。

然而,為了預防電騙、私隱等考慮及一些現有法規的限制,被抄牌人士未能在收到電郵或短訊後立即以連結方式付款,電子告票平台與政府現有多個與交通運輸相關的流動應用程式亦未能互通。再者,為了讓市民適應及照顧一些不熟習網上操作的人士,當局會以雙軌並行方式推行「電子牛肉乾」計劃,即是仍舊會發出傳統的紙本告票,令計劃可帶來的效益大打折扣,尤其在通過政務電子化以減省人手等公帑支出的目標。

立法會日前通過的《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草案》又是一例。該草案旨在引入電子形式的駕駛執照,讓司機毋須擔心忘記攜帶現有的實體駕駛執照,執法人員亦可通過掃描司機手機上的二維碼,快速驗證其駕駛資格及違例記分情況等資訊,希望可縮短停車「查牌」時間,減少對受查司機及整體交通造成的延誤。

但同樣,基於一些現有法規、私隱及擔心部分市民會不習慣等考慮,電子駕駛執照也是採用雙軌模式,司機仍可選擇沿用傳統的實體駕駛執照。此外,與電子告票一樣,當局不可直接沿用車主或司機通過例如「易通行」等其他交通電子化計劃所提交的電郵、電話及通訊地址等資料,用作發出告票、追收罰款及簽發電子駕駛執照等用途。

筆者完全明白,在推行類似新電子化計劃時,總會有某一些市民因不同理由而未能輕易適應,需要加以照顧或者提供豁免,但對於一般市民,尤其年輕一代及新登記人士,可否考慮強制他們使用新的電子服務呢?另一做法是提供經濟誘因,例如在計劃推出初期,使用電子方式交稅報稅、繳交罰款或各類牌照費用,即可享有適度的折扣優惠,相信可大大提高其使用率,減少雙軌並行所需的資源。

香港的智慧交通管理,以至其他政府服務電子化進度緩慢,另一原因是舊有的法規過多、過嚴和寫得過死。簡單如改動公共巴士路線也須修訂法例,想引入自動駕駛技術、新能源運輸系統及新的公交服務營運者,立法過程就更為繁雜冗長,有必要全面檢視,拆牆鬆綁。

當局最近對無人機相關法規提出的修訂建議,便是一個進步,大幅簡化了往後因應相關科技及應用場景演進,而需要調整法規細節的程序,希望可提速提效推動香港的低空經濟發展。筆者希望政府對於其他政策範疇的法規,包括發展與建設方面,也能採取同一做法,以加強科技應用,快速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及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