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檢視工務工程優先次序,確保重點項目提速提效」議案

主席,政府嘅工務工程,並非單純嘅公共開支,而係對香港未來發展至為重要嘅投資。包括可創造大量就業,單計建造業界就有超過30萬從業員,連同佢哋嘅家人,養活超過100萬人。長遠嚟講,工務工程建成嘅新發展區、基礎設施、樓宇房屋同各類公共建設,為香港帶嚟持續嘅經濟同民生回報,帶動其他多個行業發展及不同嘅經濟活動。

故此,我同建測規園界一直強調,政府唔應該因為一時嘅經濟情況同財赤問題,而減少投資未來。相反,喺唔少國家同地區,遇上經濟不景、私人市場放緩嘅時候,政府反而會加大基建投資,加推工程項目,以避免整體經濟螺旋式咁樣收縮,對就業同消費造成進一步嘅打擊。呢個亦係特區政府喺本年度預算案提出,將未來幾年嘅基本工程開支,由去年嘅約900億元,增加至平均每年約1200億元嘅考慮因素之一。

工程開支增加嘅另一主要原因,係北部都會區嘅發展陸續進入實質嘅建設階段,唔再停留喺策略同規劃概念嘅階段。北都發展對香港嘅重要性不言而喻,立法會一連兩個星期,辯論咗兩項有關北都發展嘅議員議案,其中一項係由民建聯嘅劉國勳議員提出,另一項佢亦有提出修訂,兩者都係要求政府提速提效,發展北都,並得到絕大多數議員支持下通過。

對於同屬民建聯嘅陳克勤議員今日提出嘅議案,包括標題同大部分內容,好似「檢視工務工程優先次序,確保重點項目提速提效」,務求「盡早為香港經濟及民生帶來正面效益」等,我係認同嘅。

然而,原議案提及嘅「考慮押後非急迫項目」,唔少人可能會解讀為減少工務工程同所需嘅資源,與民生開支似乎有對立嘅意思。因而我決定提出修正案,修改有關字眼,並重申政府應維持基本工程開支平均每年約1200億元水平嘅承諾。

至於盧偉國議員同張欣宇議嘅修正案,同我嘅修訂亦係一脈相承。前者強調工務工程對提振經濟同改善民生嘅貢獻,政府應設法防止工程量大起大落,以確保香港嘅持續發展及保障建造業從業員嘅就業機會。後者亦要求政府維持每年工務工程嘅投入總規模。兩項修正案我都會支持,如果獲得通過,我會撤回我嘅修訂。

至於何敬康議員嘅修正案,提到本地嘅顧問研究費用上升,明顯係與現實情況不符。事實係受到經濟及樓市放緩影響,本港嘅私人發展項目及工程量大幅減少,顧問合約投標價出現割喉式嘅惡性競爭,好多業界公司都面臨困境,要減薪、裁員,甚至面臨結業,所以我係唔會認同有關修訂。主席,本人謹此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