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香港電影設有三級制,禁止未成年人士入場觀看含有大量色情、暴力、粗言穢語及有關黑社會內容的影片。電視節目亦設有「家長指引」、「成年觀眾」等分類及警告字句。為何唯獨是話劇演出的內容及用語卻完全「冇王管」,即使粗口橫飛,演出單位及場地負責人仍可容許、甚至歡迎未成年人士入場觀看呢?
有市民反映,近年有愈來愈多話劇充斥粗言穢語及其他不良意識,部分更以此作為賣點,彷彿演員愈講得多粗口,話劇就會愈受歡迎。其中由香港話劇團製作的話劇《順風送水》,由二○一五年首演至今,全劇由頭到尾都充斥粗口。在新近演出的版本中,再加插了一些被指鼓吹仇警、反中及反政府的內容,引起部分在不知情情況下入場觀看的市民不滿。
該套話劇的宣傳品雖寫有「本劇含粗俗用語」字眼,但同時又註明「適合六歲或以上人士觀看」,全日制學生購票更可獲半價優惠。最令人驚訝的是,該劇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列為「2019/20年度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的節目之一,署方原定會為該劇舉辦演後座談會,後因疫情而取消。
筆者絕對尊重藝術創作自由,但保護未成年學生及兒童,避免他們接觸不良資訊及變得粗口爛舌,同樣至為重要。尤其香港話劇團是由公帑資助的機構,康文署更屬政府部門,當局不應對相關演出毫無監管,任由其茶毒本港青少年及助長粗口文化。
就此,筆者已去信民政事務局局長表達關注,要求交代相關的監管及投訴機制,以及會否考慮參考電影三級制及電視節目分類制度,就不同話劇演出適合甚麼年齡層的觀眾觀看,制訂客觀合理的準則和指引。[:]